顯示具有 觀光旅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觀光旅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新春開工走訪USR場域~南開與聯盟學校教師、職員之場域認識與體驗 ~

 文:共同主持人洪崇彬     攝影:洪崇彬、USR計畫團隊

        「南投百香果資源永續之煉銀網平台」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在110年新春開工日為了讓校內教職員及計畫聯盟學校教師了解本校USR計畫內涵、執行過程與場域實施成果,分別於2月17日(農曆初六)與2月18日(農曆初七)辦理兩梯次的場域實地認識與體驗踏查活動,並由本校許聰鑫校長率領林正敏副校長、林炎成副校長、多位行政主管與校內外教師、職員前往埔里合成里百香果專業區及魚池上福裕紅茶莊園的USR成果展示基地,瞭解百香果USR計畫之煉、銀、網各子計畫在埔里合成里場域實施成果,同時也藉由USR展示基地對本校各USR計畫產業鏈結成果,讓教職員進一步認識本校對於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的努力與成就。

煉」~ 無農藥種植百香果

百香果USR煉」子計畫建構百香果產業鏈,打造無農藥友善種植百香果共同品牌

場域認識與體驗的第一站來到鄭家百香果園。鄭鳳池夫妻帶領家中成員不斷的嚐試創新的種植方法,更率先接受南開科技大學USR團隊的輔導,採用無農藥百香果友善種植方式,也成功讓鄭家生產的百香果均為農藥零檢出,開啟了埔里合成里無農藥百香果種植的契機。透過投入無農藥百香果的友善種植,提供給消費者更健康之熱帶水果。而果農也將無農藥友善種植的經驗與模式移植到栗子南瓜的種植,也在初春季節迎來豐收。

鄭鳳池先生講解無農藥百香果的種植

無農藥友善種植之栗子南瓜豐收

銀」~ 社區深度旅遊

百香果USR銀」子計畫培育百香果六級化產業人才,發展深度旅遊促使地方創生永續發展

        場域認識與體驗的第二站從鄭家百香果園出發前往百香果加工廠及社區旅遊景點,串聯一級生產、二級加工與三級服務產業,讓教職員了解百香果六級產業化之概念。由合成社區發展協會李英豪總幹事、劉嘉婉小姐及綠野仙踪農場游山桂果農進行百香果加工廠與社區旅遊景點,包括百香果種植區風光、北安宮五年千歲及「樹包樹」奇特植物生長現象、百年太平紅磚古隧道、樹冠面積達888平方公尺大榕樹下土地公之遷村故事之深度介紹,無論是生產加工、歷史文化、社區特色都讓教職員對合成里這個百香果產區有更深入的認識。


樹包樹是大葉楠(Machilus kusanoi Hayata)與雀榕(Ficus wightiana Wallich)組合

游山桂先生與劉嘉婉小姐接力介紹協成宮土地公故事

百香果產區及合成里優美的風光

網」~ 科技農業助生產與行銷

百香果USR網」子計畫以智慧科技協助並監控百香果種植生產與行銷

        本活動在第一站場域認識與體驗的同時,就直接看到「網」子計畫的成果,因為該計畫運用物聯網及光電(LED)補光的技術,協助百香果的種植,監控百香果生長的溫度、所需的水分及光照的時間,改善百香果的生長條件,除了提高百香果的產量也成功讓原本非產季的2月~5月仍有百香果可以採收。此外運用這些技術,在百香果的產量提升後,也訓綀農民及學生進行網路行銷,讓百香果有更多元的行銷管道,提高社區百香果銷量。活動過程也讓教職員體驗何謂睡吊床的百香果及其採摘方式,充分享受休閒果園的採收樂趣。

物聯網及光電(LED)補光技術協助百香果種植

智慧百香果園前參與教職員合照


「南開科技大學USR展示基地」~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於展示基地推廣

        活動最後一站來到魚池鄉的上福裕紅茶莊園,本校將歷年來執行USR各計畫的成果,包括計畫執行重點、成效及產業鏈結之成果,以上福裕紅茶莊園為基地進行展示,透過展示讓本校教職員、聯盟學校教師或對於本校USR計畫有興趣之各級學校師生、民眾都可前來參觀。透過南開USR展示基地,設置各USR計畫與產業鏈結成果,有助南開USR之推廣。現場並由莊園主人陳泰儒先生搭配本校無農藥百香果製作成紅茶、點心,並設計紅茶體驗之DIY活動、週邊生態環境及認識紅茶之導覽活動,內容相當豐富。

南開USR成果展示基地
紅茶體驗DIY製作個性化茶包裝

茶園導覽體驗活動

        新春開工走訪USR場域的活動,在計畫團隊的支援、各場域專家、農民與本校教職員、行政主管、聯盟學校教師熱情的參與下,讓大家更認識USR計畫執行的過程與近幾年的成果,相信對於未來計畫的推行將獲得更有力的支持,讓本校USR計畫執行能更加深化並更貼近地方與產業的需求、同時將成功經驗推廣出去,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值得學習與借鏡的半山夢工廠-臺灣最大的室內學旅工場

(文:銀計畫主持人 洪崇彬)
在一個陽光和煦氣候宜人的午后,百香果煉銀網計畫主持人林正敏副校長帶領團隊驅車前往南投市南崗工業區,準備去聆聽這個全台灣最大的觀光工廠-半山夢工廠的說明會,有趣的是,會議通知上寫的是在工地開會,真的很難想像會是怎樣的光景。

(國際級樹德人講堂-吳董事長講授) (洪崇彬 拍攝)


到達地點之後,透過人員的引導,進入即將完工的基地,感覺這個工廠的面積很大、空間寬敞,隨後見到一個宏偉漂亮的木構,就我的專業一眼認出是集成材(Glued laminated timber),而集成材用於大型木結構的工程材料通常是以膠合梁(glulam)稱之。這種材料依美國工程木材協會 APA (The Engineered Wood Association)報告指出適合應用於拱形天花板或具有高空開放空間的設計,如房屋、教堂、公共建築和輕型商業建築等,最大跨距可以超過500呎(152.4 公尺),讓木材也適合當結構工程用材料。

第一個使用膠合梁的地點是台中石岡的情人木橋,長度40公尺、寬度3.5公尺的木橋,全橋無橋墩支撐,是遠東地區跨距最長的景觀木橋。

(註:"梁"不是錯字,一般寫梁柱不需加上木字旁,就如同家具,也無須加上人字旁)

事實上,除了石岡的情人木橋,在台灣鮮少建設如此大型的木構造建築,主要是因為台灣氣候潮濕,若木質材料未進行良好的防腐處理,木構造建築物在戶外可使用年限就比較短,因此在建築設計時常常將木質材料作為裝飾材使用居多。此外,大型木構造物在設計與材料製造、取得相對不易,建設成本高,所以半山夢工廠採用如此大型又以永續概念所創造出的生命之樹真的令人讚嘆。加上木質材料色澤溫和、紋理美觀、容易加工處理、廢棄時也會被生物劣化不造成環境負擔,給人一種親和感,因此屬於環境友善的材料。同時木質材料也是節能減碳的材料,藉由木質材料的多孔性,可適度調節環境中的溫溼度。由此可見樹德企業對於環境保育的用心。



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撐起半山夢工廠(世界最大單一廠房)中600坪木構挑空區的屋頂結構。32公尺高、外徑16.6公尺、環樹步道300公尺,可由8樓漫步而下,感受木構大樹的壯闊與高度。而北側30公尺落地窗可遠眺中央山脈,亦可在環樹步道上,體驗身處產線中的繁忙與聲響。

(世界最大最壯觀30公尺木構生命樹) (洪崇彬 拍攝)


(樹德林先生講解生命樹步道未來的設計) (林伶君 拍攝)


(左起 1982國宴法式冰淇淋創辦人 吳書瑀小姐 、南開科技大學林正敏副校長、共同計畫主持人洪崇彬博士、樹德企業林煜夏先生 )


進入說明會地點後,開始聆聽樹德企業對於半山夢工場的介紹,包含如何打造榮耀台灣的造夢基地、全球首創的複合式學旅工場,更期待在這個4,500坪的空間中呈現台灣的軟實力-設計台灣美學品牌全體驗、以及台灣的硬實力-製造台灣隱形冠軍大集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樹德企業吳宜叡董事長,以他對南島文化深入的研究探討南島語族的跨洋遷徙,勾勒出台灣給世界的禮物:遠洋航行、農耕技術、製陶工藝及南島語族。這也是夢工場非常重要的文化精神所在。

如同吳董事長所言,南島語族是一個世界上唯一分佈在島嶼上的語言族群,且根據南島語言的相關研究,台灣是南島語族最早的起點,原本生活在台灣的住民,用獨木舟航向大洋,東至南美洲西方復活島、西到非洲外海馬達加斯加島,南抵紐西蘭,讓南島語族遍及世界。樹德企業建立半山夢工廠(Babbuza Dreamfactory)就是要向土地的文化致敬,以南島語族航向未知的勇氣,促使他們從逐夢到築夢勇敢前行的領航支柱。這一種文化精神驅動企業的勇氣並勇敢前進,鼓舞了我們執行計畫時必須試圖尋找深厚的文化底蘊,並勇敢挑戰才能更長久永續並對地方做出貢獻。


(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之國寶-人獸形玉玦,為卑南文化重要資產)(洪崇彬 拍攝)



其中的夢工廠以綠色建築概念,於2013年樹德企業45週年之際舉辦-SHUTER Green Dreams綠色夢工廠國際建築設計競圖,包括日本、澳洲、荷蘭等專業團隊參與,最後由澳洲團隊以永續(Sustainable)、生態友善環保(Eco-friendly)、美學(Aesthetics)與人文(Humanities)為主要訴求,誕生這個獨具特色的綠色夢工廠。

而學旅工場採複合式經營,內容涵蓋現地製造的工廠直送、寓教於樂的育教體驗、文化價值之灣島精神、一日廠長的DIY手作、生命巨樹的潛嚐極限運動的體驗、以及學旅之夢的微熱星空深度文化旅遊等等。全方位串聯起產地到工廠、延伸至教育、觀光旅遊、文化體驗,有效結合產業與地方特色,共同創造南投最大的觀光工廠群聚,對南投縣產業與觀光發展有相當大的助益。

樹德創立半山夢工廠/學旅工場,從創立理念、設計規畫、環境營造、資源整合到投入軟實力、硬實力之整體布局已形成產業群聚,對於本校執行大學社會責任深耕型計畫-百香果資源永續之煉銀網平台計畫的重要目標-形成產業聚落,在設計規劃、周邊資源源整合、進一步推出創新服務模式並形成產業群聚,確實有許許多多需要向半山夢工廠學習與借鏡之處。

半山夢工廠Babbuza Dreamfactory (http://www.babbuza.com/)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旅遊行銷深碗課程-學生的百香果場域體驗與實踐

旅遊行銷深碗課程-學生的百香果場域體驗與實踐

~來一趟埔里合成里的百香小旅行吧!!~

洪崇彬 撰

對於大學生而言,一門生動活潑且兼具實務操作學習技能的課程通常是想像中的美好課程,因應本校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南投百香果資源永續之煉銀網平台計畫,為落實場域的實踐,本學期由休閒系洪崇彬老師及旅管系范垂仁老師共同開設"旅遊行銷"深碗課程,這門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除了跨系師資以外,也吸引了跨院系學生學習,包括旅管系、資管系、應外系、福祉系、餐管系、工管系、動畫系、行銷系和休閒系等,課程從休閒資源介紹、資源盤點、遊程設計與成本估算到導入GPS定位、環景與縮時影像拍攝、photoshop影像處理、威力導演影片剪輯,並讓學生實際到場域收集景點資訊,將休閒資源數位化以導入智慧遊旅方案,以期進一步進行行銷方案設計並行銷社區,讓學生非常扎實的學習旅遊與行銷實務能力。



本學期課程於1/4進行期末成果報告,學生從建置完成的行動導覽系統到精美的PPT簡報,以及精心剪輯、配樂的微電影成果撥放,讓兩位授課老師印象深刻,確實學生的創意無限、能力無限,而學生也細數課程帶給他們的豐富知識與體驗:旅遊規劃、百香果種植和種類、如何剝百香果&採收&吃、發現了當地歷史、全景&定位系統、威力導演&Photoshop、行動導覽、網路行銷、拍攝手法,內容很多卻很實務也很有趣。學生的意見回饋給課程,也任兩位授課老師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有更多的想法,期望能帶給學生更棒的實務課程。



接著,當然必須介紹一下學生辛苦且豐碩的成果。學生將所學遊程規劃、GPS、全景、縮時等技術運用在行動導覽系統,並完成百香果行動導覽系統。該系統是由本校與台灣最大的地理資訊公司-崧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之APP:Mobile tour (Android, ios),民眾只要下載該APP,並掃描本文之QR-code,即可拿著手機或平板,進行大坪頂之百香果旅
行。




埔里合成里百香果小旅行 (Android, ios)

接下來,介紹學生進行資源調查並前往場域實際體驗之後,將他(她)們的感動,以課程學習到的威力導演、Photoshop、網路行銷、拍攝手法知識與技術,拍攝出大坪頂百香果旅行之微電影。這是一個親子共遊、銀髮旅遊、年輕人體驗均適合的行程,其中還有隱藏景點等您發覺。歡迎民眾透過影片介紹,一同領略埔里合成里這個小山城的農業實力、不輸國外的天然美景、歷史淵源,以及採收季節隨處試吃營養豐富、美味鮮甜百香果的豐富得人情味,大家一定要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