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USR分享交流系列活動第二場 探究「PBL教學模式X食農教育」

 撰稿:施鴻琳  攝影:賴美君

USR分享交流」第二場活動,於85日商學館電商教室開講由福祉系陳正益老師和餐飲系紀璟叡老師分別談從PBL教學模式社區實務分享「食農教育在USR計畫之實踐」。

陳正益老師首先說明PBL教學模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之處,PBL是以學生討論為主體,老師是引導者,在老師的參與和引導下,投入社區場域過程中探究社會需求採取具體行動解決反思問題此一教學模式可以創造社區學生與教學三贏的局面陳老師以御史里社區關懷據點為例,分享學生參與社區關懷的學習過程與反饋,表示此一教學模式值得嘗試,因此建議未來在教學現場可提供更多的資源挹注

近年有關「食農」、「食育」、「食安」的議題全面受到重視,但是對於食物的認知還是不明確,因此紀璟叡老師在教學現場會先從糧食的起源、了解實務與飲食習慣談起,再進一步探討如何改造、建立無毒友善的生產環境。

以無毒百香果而言,強調源頭管理模式,從農場至餐桌所有食品之製造過程均依據HACCP制度執行的產品品質保證系統,來發揮「食品安全保證」之主要功能,讓同學對食農教育有更深入了解,如此一來可讓農村活化、地方獲利、並能保護消費者之健康安全。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舊正社區民眾百香果原鄉實地參訪

 

霧峰舊正社區鄰近農業試驗所,社區裡有許多友善耕種小農,與本校無農藥栽培百香果理念相符。基於交流與物產行銷之需求,本校在813日與舊正社區合作,在社區發展中心開設課程,讓更多民眾認識百香果。社區民眾積極參與,反應熱烈,有進一步認識百香果原鄉的企圖。

    









9月10日活動是知性與感性兼具的遊程,讓已有基礎認識的民眾,深入現場,感受百香果場域的寬闊,領受合成里新移民文化與建築之特殊性,兼具促進觀光之效。從協成宮走到蘭花園再到百香果園,穿梭在特殊移民建築象弄文化間,最後到蔡銘豐先生家品嘗第一名百香果滋味。這一段路程全是用雙腳移動,長輩們真猛啊。

    此活動有許多長者報名參加,甚至有些長者移動速度緩慢,也毫不退縮。他們勇於走到戶外挑戰生理極限的精神,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