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用Python找出埔里地區的文化資產

有關於南投縣文化資產的開放資料網址:https://data.gov.tw/dataset/38360

我們發現其資料格式有兩種分別為JSON和CSV

首先我們先下載CSV,其檔名為201803311117583.csv

上網查Python如何存取CSV檔案,其教學網址:Python 讀取與寫入 CSV 檔案教學與範例

我們參考上面的程式,把它改寫成

import csv

# 開啟 CSV 檔案
with open('C:\\Users\\user\\Downloads\\201803311117583.csv', newline='',encoding="utf-8") as csvfile:


  # 讀取 CSV 檔內容,將每一列轉成一個 dictionary
  rows = csv.DictReader(csvfile)

  # 以迴圈輸出指定欄位
  for row in rows:
      if '埔里' in row['古物保存所在地']: #判斷古物保存所在地是否在埔里
          print(row['名稱'])

其執行結果:

大馬璘遺址
埔里黃宅
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管理處埔里連絡站(原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附屬台灣演習林辦公室)
水蛙窟(堀)遺址

日治時期埔里地區神社手洗缽

若想要這些文化資產的種類,可以在程式中加上row['種類']
import csv

# 開啟 CSV 檔案
with open('C:\\Users\\user\\Downloads\\201803311117583.csv', newline='',encoding="utf-8") as csvfile:


  # 讀取 CSV 檔內容,將每一列轉成一個 dictionary
  rows = csv.DictReader(csvfile)

  # 以迴圈輸出指定欄位
  for row in rows:
      if '埔里' in row['古物保存所在地']: #判斷古物保存所在地是否在埔里

          print(row['名稱'], row['種類'])

其執行結果:

大馬璘遺址 縣定遺址
埔里黃宅 宅第
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管理處埔里連絡站(原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附屬台灣演習林辦公室) 其他
水蛙窟(堀)遺址 縣定遺址

日治時期埔里地區神社手洗缽 生活及儀禮器物

我們可以查看大馬璘遺址文化資產的登錄理由,其程式如下:
import csv

# 開啟 CSV 檔案
with open('C:\\Users\\user\\Downloads\\201803311117583.csv', newline='',encoding="utf-8") as csvfile:


  # 讀取 CSV 檔內容,將每一列轉成一個 dictionary
  rows = csv.DictReader(csvfile)

  # 以迴圈輸出指定欄位
  for row in rows:
      if '埔里' in row['古物保存所在地']: #判斷古物保存所在地是否在埔里
          if '大馬璘' in row['名稱']:

              print(row['名稱'], row['指定/登錄理由'])

執行結果:
大馬璘遺址 保留大馬璘文化之完整地層,其稀有性與重要性不言可喻,且深具現地保存與現地展示、教育的潛能。 簡介 大馬?遺址位於愛?台地東側台地面上,介於埔?高中(今暨大附中)與醒?寺之間,?政區域屬於南投縣埔?鎮愛??,遺址所在的台地海拔高?約420-435公尺之間,遺物分佈面積至少在300×500公尺以上,本文化發展於距今3600-1000年前的大埔里地區,亦涵蓋了埔里地區水蛙堀、大馬璘及曲冰等重要的遺址,是台灣中部新石器時代的大型遺址。 大馬璘遺址自明治33年(1900年)鳥居龍藏先生進行埔里社人類學調查時於烏牛欄高丘(即為大馬璘遺址所在台地)發現石器時代遺物,日治時代末期以來,曾進行多次考古發掘。民國38年中央研究院與台灣大學合作發掘,為戰後首次重要發掘,1970年代濁大計劃也曾經小規模發掘,921地震後也經過多次較大規模發掘。歷年發掘資料已經說明遺址範圍廣大,而且出土遺物豐富,並具有多重文化層次堆積。民國97年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君,再度進行本次指定區域內遺址較為深入之考古發掘研究,發現石器、陶器、石棺等豐富、珍貴的文化遺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